要“尊重广大农民意愿,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振兴,其内生动力在当地。对此,培育起乡村下一代“乡村自信”,从小在乡村孩子心中种下“乡村振兴”的种子,成为乡村振兴的关键锚点。
晨曦微露,湘西龙山县内溪村的薄雾温柔地缠绕着青翠山峦。村委会小楼前,一群山村孩子如同欢快的鸟儿,早已翘首期盼。当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星火筑溪工作队”的成员们踏着露珠抵达,映入眼帘的是几十双亮晶晶的眼睛,那份热切几乎要灼透晨光。活动室瞬间被稚嫩的欢声笑语填满,糖果传递间,大朋友与小朋友的心悄然相连。团队负责人高珩杰环视这超乎预想的场景,笑意温暖——一场关于乡土自信的探索,正从这片渴望中启程。
村委会二楼此刻化身奇妙的学堂。“探索蜜汁李的奥秘”的召唤,让四十多张小脸写满专注。当一篮篮红润饱满的家乡蜜汁李呈现在眼前,惊叹汇成了小小的浪潮。“我们内溪乡最有名的是什么呀?”“蜜汁李!”异口同声的回答里,是根植心底的朴素自豪。孩子们好奇地观察着眼前深浅不一的果实,小脑袋里蹦出最实际的问题:“大的小的价格都一样吗?”这天然的疑问,正是通向实践认知的钥匙。

孩子们化身“分级小能手”,人手一张“分级标准卡”,屏息凝神地将圆润的李子与卡上圆孔仔细比对。“老师,这个大果摸起来硬硬的,颜色深一点!”“这个小果好光滑呀!”稚嫩的发现此起彼伏。当探索伸向“甜度的秘密”,手持糖度计成了开启奥秘的“魔法棒”。在老师示范后,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将果汁滴上镜片,对准光线,记录刻度。十五个李子的糖度值跃然纸上,绘成曲线图,一个甜蜜的规律豁然开朗——“越紫越熟的李子,越甜!”实践赋予的真理,带着回甘。
现场气氛由“蜜汁李小主播”的环节点燃。小小的“直播间”里,孩子们挺起胸膛,用最真诚也最卖力的声音推销家乡珍宝。“内溪蜜汁李,甜过夏天!”的呼喊响亮而自豪。他们不仅描述李子的甜蜜,更绘声绘色讲述家乡的山水,热情地向世界发出邀请。那份对故土喷薄而出的热爱与自信,正是“星火筑溪”最深沉的期许——让乡村的孩子,由衷为脚下的土地骄傲。
午后阳光炽热,队员们扛着米、油、奶,叩响了村落深处米奶奶家的木门。低矮的老屋瞬间被年轻的身影和暖意填满。胡爷爷缠绵病榻,米奶奶脸上刻满风霜,家徒四壁诉说着生活的艰辛。队员们轻声围坐,细问病痛起居。得知老两口三个女儿均在务农,小女儿尚在县城苦读高中,学费重担沉沉压在心头,队员们的心揪紧了。一桶油、一袋米、一箱奶,或许无法搬走生活的大山,但那份“千万保重身体”的叮咛,那主动伸出的援手,如同寒室里的暖阳,让老人眼中泛起泪光。紧握的双手传递无声的承诺——振兴路上,不让困顿的心灵独自跋涉。
暮色温柔笼罩内溪。回望这一天,村委会里孩子们因发现乡土价值而闪亮的脸庞,与陋室中老人被温暖点亮的目光,交织成“星火筑溪”最真实的答卷。他们深知,乡村振兴的核心密钥,在于唤醒下一代心中沉睡的乡土自信。那些在“蜜汁李分级”中建立的对家乡物产的理性认知,在“甜度测量”里萌发的科学探索精神,在“小主播”体验中喷涌的对故土的深情代言,都是在为这片土地培育永不离开的“新农人”。而深入寒门的探访,则是对“不让一个人在振兴路上掉队”的坚定践行。从申请书里宏大的“四位一体”赋能模型,到孩子们脱口而出“家乡李子就是好”的笃定,再到老人紧握队员双手传递的无声信赖,湖南大学星火筑溪工作队以行动诠释,最持久的振兴动力,源于将自信的种子深植童心,让关怀的温度抵达每一个被忽略的角落。这簇来自岳麓山下的星火,正以其细腻的光亮,在内溪的青峦秀水间,悄然点燃生生不息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