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探索 ——记马克思主义学院杨美新老师的“概论”+“建筑学”融合试点教学活动

详细资料 发布于 : 2020年05月21日 作者:管理员 点击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加强,“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作为新时代立德树人的重要策略和理念在各层各类高校得以全面深化和贯彻落实。


5月19日下午,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美新老师与建筑学院卢健松老师团队合力开展思政课与专业课融合试点网络教学活动,讲授主题为“从‘中国脱贫奇迹’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杨美新老师通过一段湖南大学驻村帮扶白水洞村脱贫致富的视频,引出了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卢健松老师团队背后的故事。在卢老师团队成员简要介绍花瑶概况和其团队扶贫工作总况后,杨美新老师与卢老师团队成员默契配合,主要从“脱贫奇迹”体现了坚持党的统一领导的优势、“脱贫奇迹”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脱贫奇迹”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优势三个方面构架课程框架。谈及坚持党的统一领导时,卢老师团队成员钟涛着重向大家介绍了湖南大学向白水洞村派出的贫困干部以及平时接触了解到的一些扶贫工作,杨美新老师补充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五级书记抓扶贫”,层层立下军令状、责任书,自2015年以来,全国累计选派第一书记45.9万人,目前在岗仍有23万人,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重要贡献。杨美新老师在讲述“脱贫奇迹”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的时候,指出高等学校是脱贫攻坚的重要社会力量,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卢健松老师团队成员多年如一日坚守贫困村,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积极贡献力量。卢健松老师团队的钟涛和袁雪洋分别介绍了团队扶贫改造工程的重点项目——白水洞小学和李早云豆腐坊的具体情况,改建从设想构思、工程实施到最后落成处处体现着以人 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湖南大学扶贫工作队主要成员)

60431

(卢老师团队袁雪洋介绍李早云豆腐坊的改造情况)

776EC

(卢老师团队成员钟涛介绍白水洞小学的改造情况)


杨美新老师与卢健松老师团队通力合作,采取对话形式,将建筑学专业课程内容、专业助力扶贫的经历巧妙穿插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配方”先进、“工艺”精湛,“包装”时尚,不仅增强了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而且打破了学科壁垒,推进思政教学和专业教学的有机融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获得感。网络课堂持续了一个半小时,同学们意犹未尽。课堂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将“小我”融入“大我”,结合自己的专业投身于祖国大地,充分发扬实干精神,致力于把自己的青春书写在中国大地上。

335AC

1B510

(同学们纷纷表示要结合所学专业把青春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杨美新老师与卢健松老师团队合作完成的这堂思政课受到了听课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建筑学院彭文军书记说:“别开生面的课堂,有理、有据、有趣、有效! 同学们聆听杨美新老师精心设计的思政课,有幸!”教育部首届本科思政课展示活动一等奖获得者李美香老师认为:“杨老师和卢老师团队合力打造的这堂课把‘扶贫攻坚’讲鲜活了,这堂课是思政课堂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的创新。”中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萧小鹃老师刚进入课堂时以为是建筑学专业课,没想到是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她认为这种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合教学让人耳目一新。建筑学院本科生辅导员孙鲁霞老师评价说:“很精彩的课堂,以实际鲜活案例讲清楚了小我融入大我”。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张惠敏同学和苏欣同学认为,在讲述理论中穿插对话,并连线仍坚守扶贫一线的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团队,讲述如何用自己的专业所长助力脱贫,这种上课形式给人以最真实和最真诚的感受,让理论在实践中有所体现,深入人心。

17066

(全程听课后,彭文军书记、孙鲁霞老师评杨老师的课)


(李美香老师、萧小鹃老师评杨老师的课)


(张慧敏同学、苏欣同学评杨老师的课)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接建筑学院专业课教师,开展思政课与专业课融合试点教学活动,是探索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深度融合的大胆尝试,既改变了传统思政课教学形式,让思政课堂从“平面”走向“立体”,使得思政课教学更具有亲和力和针对性,又着力打造一个良性共生、共振的“思政”教育共同体,让专业教学与思政教学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我校建筑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的244名2018级本科生,马克思主义学院黄梓根书记、张君老师、谭研老师、李琦老师等,建筑学院彭文军书记、卢健松副院长、孙鲁霞老师等,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美香老师,中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萧小鹃老师,长沙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石尔老师、建筑学院何川老师、水利工程学院禹丽娥老师等全程参与线上教学活动。


More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