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2017年8月28日
-
作者:胡欣
-
点击数:233
牛背(岭)归来,牧子无须问渡。马头(山)奔去,征夫何必停骖。
— 欧化东《马头溪桥碑序》
第九调研小组一行十五人在三位老师的带队下8月十号从张家界市区出发,开始了对马头溪村和石堰坪村的深入调研。租车到达马头溪村用了两个多小时。翻过一座又一座的大山,穿过隧道,虽是水泥路,路面却不宽,仅能允许两辆小车同时通过,有些地方还无法同时通过,坡高弯急,左边是峭壁,右边就是悬崖。当时心里想的就是,人定胜天这个词,修出这条公路也不容易。
路面逐渐开阔,山坡也渐渐平了一些,开始出现稻田,人家,大概就到了马头溪村的地界内了。马头溪村,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王家坪镇西南部,是该镇下辖行政村。完好保存着历史悠久的传统水碾坊、木榨油坊、古槽门等民间作坊及民俗设施和民族建筑,是王家坪镇吊脚楼核心保护区之一。

调研小组与马头溪村李书记深入座谈的照片
通过交流,我们了解到,马头溪村在党的支持下,正积极稳妥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当地村民的人居环境。村委李书记提出,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就是人,经济发展的关键也在于人,现在农村普遍面临一个现状就是:农村的青年劳动力都流向城市工作,孩子集中在镇里上学,家里的留守老人在镇里租房陪读,农村常住人口逐渐减少,农村由人口空心化逐渐演化为人口、土地、产业和基础设施整体空心化。面临这样的难题,马头溪村决定把美丽乡村建设与精准脱贫联系起来——:利用地域优势,建立“杨梅基地”,大力发展农村特色产业,赋予农民自主权,让村里青年劳动力“回流”。二:马头溪村极力发展乡村旅游。从此,水、电、路等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一一被击破,一个个乡村旅游项目落地建设。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村累计接待游客22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00万元。
调研小组深入当地农民家中访谈调研
调研小组采取实地察看、入户调查、访谈问卷等形式,对“美丽乡村”示范村马头溪村和石堰坪村进行实地调研。古色古香的吊脚楼、原生态的榨油碾米坊,让调研小组的成员细细体味乡土味道浓、乡村风貌美、民俗风情独特的美丽乡村风貌。在欢快而下的马头溪旁,我们还与当地村民进行深入交谈,感受了当地老百姓热情的文艺表演。


这张照片里是一个鹌鹑养殖基地,只有七八个平方米,却养殖了上万只鹌鹑,走进房子里面,有一个大婶在捡拾鹌鹑蛋。大叔说,这个鹌鹑蛋有人来收,但是价格极为低廉,4元一斤。经过深入了解,我们得知,鹌鹑养殖是政府扶持的特色农业项目但是因为没有后续的支持,没有形成产业链,导致整个鹌鹑养殖户的收入并不高。算是一次失败的尝试。
随着调研的深入,我们发现目前马头溪经济发展还比较单一,第一:村里的各户人家基本都是老人和小孩,很少看到青壮年,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去了,空心的状况很严重。村里没有学校,孩子们如果到了上学的年纪一般都会去到王家坪镇上学,爷爷奶奶会去租房陪读,直至三年级可以寄宿。问及村子的整体发展,村干部跟我们讲,村里前几年搞的鹌鹑养殖,因为不环保,基本失败。现在,以农村合作社的形式,弄了一个杨梅园。合作社向村民征地,300元/亩/年,再雇村民来劳动,100左右元/天。利用已经稍见起色的旅游业,吸引周边民众来摘新鲜杨梅,剩余的杨梅用来酿制杨梅酒,或者做成杨梅罐头。希望把这个杨梅园做大做强,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这样,就需要劳动力,把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吸引回来,一是解决养老问题,二是推动村里经济的发展。现在国家的农业政策不断完善,像这种果园或者是养殖业,都有有技术的人下乡做指导或者送当地村民去培训学习,这样也就减少了亏损的可能,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第二:村民大部分还是居住在吊脚楼,它一般为两层,楼下一层主要用来堆放柴薪、喂养牲畜,楼上用来住人。以前留下来的吊脚楼都是用大小不一的木料凿眼,斜穿直套连在一起,即使不用一个铁钉也十分坚固。有些吊脚楼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还有很多住户住在里面。
我们还拜访了一位了不得的人物,她是民歌团团长,一位八十多岁高龄的老奶奶。老奶奶,精神矍铄、宝刀未老,向我们讲述了她自己的故事还有土家族的山歌、傩戏的故事。她的女儿本来也是在学傩戏的,但是迫于各方面压力,后来外出务工,现在已经在外地结婚生子。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还是值得加强的,任重而道远。老团长家对面就是水碾坊,我们看到了传统的榨菜籽油的过程,感叹古人的智慧。通过水渠引水,再推动水车的运转,为磨盘的转动提供动力。
在村委会所在地,我们看到“精准扶贫,落实到户”八个大字。让我们想到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看到了希望。我们觉得马头溪村的这种发展模式很好,因地制宜,先试验再推广,先富带动后富,是真正地为人民服务,把村民的利益放在前面。“特色”,是我们想到的核心词,利用当地特色景观,土家吊脚楼建筑群,发展旅游产业。利用特有的环境,发展杨梅种植产业,与旅游业相互照应相互推动。而且,据村干部的介绍,正在修建的双车双向的公路,大大缩短了从村子到市区的时间距离,“要想富,先修路”,交通真的是基础因素。
如果马头溪能成功发展起来,那么全国都可以从这个例子学习到一些东西,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循序渐进、因地制宜”。(袁娓 余心怡 刘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