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在柳礼泉教授的带领下第四小组来到了美丽的杂交水稻发源地安江镇,参观了安江镇镇政府和安江农校纪念园,了解了安江镇的基本发展状况,领悟了“奉献,创新,务实,团队,协作”的袁隆平精神,第四小组一行18人感慨颇多,收获颇丰。
调研小组来到安江镇镇政府后,镇纪委书记罗勋为师生介绍了安江镇的一些基本状况。安江镇是湘西地区的人口大镇,文化古镇,经济重镇,更是洪江市中东部地区近30万人口的经济、信息、教育、文化中心。在2015年被授予湖南省“美丽乡镇”荣誉称号。安江镇凭借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培育了黔阳冰糖橙、安江香柚、安江脐橙等名优特产,为安江镇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依托交通优势,安江逐渐发展壮大纺织、机电、轻工业等工业产业,努力建设美丽安江,成为城镇发展一道壮丽的风景线。相信在镇政府领导班子正确的政策指导下,安江这个美丽的小镇必会冲出大山,走向世界。
而后,在谢伯亮科长的带领下,调研小组走访了杂交水稻发源地—安江农校纪念园。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在安江农校工作和生活了37年,成功研究出杂交水稻,解决了中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在中国乃至世界科技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参观纪念园的水稻实验基地时,师生看到了一位在稻田工作的老者,本以为是工作人员,向前一问才知是一位专门研究杂交水稻的老教授。他黝黑的脸庞不断地滴着汗水,高龄年纪却依然在这酷暑天气中与田间亲自工作,师生们不禁想到了当年的袁隆平院士也是凭借这种不怕吃苦的精神才最终有了今日的成就。“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半个世纪来,袁隆平一身泥、一身水奋斗在田间,被称为“中国最著名的农民”;他不仅以“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在今天,他再次以一种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执着追求的精神,为时代树立了精神的标杆;他心忧天下,情系百姓,甘于奉献,惠泽苍生。我们的国家与民族,为有袁隆平而骄傲。纪念园见证了袁隆平及其科研团队在杂交水稻研究过程中的奋斗足迹,是袁隆平重要学术思想和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人类稻作文明阶段性发展的物证,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研和文物价值。
时代需要袁隆平精神。我们国家正在进行创新型国家建设,三湘大地正在进行建设“两型社会”的伟大探索,袁隆平为我们树起了一个精神的标杆——我们需要更多具有袁隆平精神的人,不断地探索,创新,推动社会前进!(张靖、林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