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暑期调研】第七调研小组:以民族文化为魂,共建“富美”新乡村

详细资料 发布于 : 2018年07月18日 作者:管理员 点击数:

【2018暑期调研】第七调研小组:以民族文化为魂,共建“富美”新乡村

2018年7月16日,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调研第七小组在吴增礼老师和谌立平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镇山村。在村支书李良平的带领下,调研小组参观了镇山村,领悟了布依族的风俗文化,收获颇多。

镇山村是一个由布依族、苗族混居的自然村寨,民俗文化丰富。镇山文化是一种蓬勃向上的生态文化,她的生命根植于多民族的土壤,她的成长来源于民族文化的融合,她的发展得益于开放的空间、包容的情怀及党的政策的扶持。镇山村积极相应党的十九大“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新发展理念和花溪区政府“生态立区”的号召,坚持文化为魂、生态为本,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布依族文化发展模式。镇山村依托自身三面环水,一面依山的地理位置优势,以传统的石建筑景观为载体,以布依族文化为灵魂,用文化拉动了本村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和文化自豪感。

镇山支书李良平向我们介绍了布依族文化的渊源与特色。农历“六月六”是布依族人民一年中最隆重最具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它寄托了布依族人民对劳动致富的热情,对幸福生活的喜悦,对粮食丰收的愿望,对平安和谐的企盼,对美满婚姻的追求。镇山村也会在广场上举办“跳厂”活动,村民们身着布依族传统服饰,相聚在一起,感受共同的血脉柔情。同时,也会在武庙举办盛大的祭拜祖先的活动,借以缅怀先人。同时,镇山布依生态博物馆里面展示了布依族的民族服饰,雕刻技术、传统节日等等,彰显了布依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镇山村不仅仅重视布依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还注重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李支书说:“镇山村以体验式旅游为出发点,一方面增加了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延长了产业链,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带动了村民的就业和创业,增加了村民收入。例如,当地村民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兴办客栈、发展农家乐,销售特色农产品、游船租赁等活动。”针对一些古屋舍破落,无人居住的情况,在保护古建筑完整性及传统布依族文化的前提下,镇山村村委会正在进行房屋改造计划。主要由国家和私人出资,由艺术家重新规划设计,定期由村民进行日常的维护与管理工作,旨在“化资源为资产”。镇山村秉承“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核心理念,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将民族村寨、传统村落、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统一结合起来,推进镇山村“乡村振兴”,共建“富美”新乡村。

镇山村是文化交融的典范,是“都市里的村庄”。镇山村有血脉相连的布依、汉文化的实物见证:武庙、三合院、神龛;还有表现共同文化心理特征的节日文化。镇山村汉文化与民族文化的交融与互动,形成了镇山村独特的生态文化形态。到镇山,是一种交流,一种体验,更是一种文化与心灵的契合。(柳涵宇 杨翠灵)

More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