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暑期调研】第五调研小组:山水相随,振兴与共

详细资料 发布于 : 2019年07月18日 作者:管理员 点击数:

山水相随,振兴与共

2019年7月13日,湖南大学杨美新老师带领暑期调研团队来到隆回县白水洞村开展调研活动。

上午,清华大学-湖南大学乡村振兴联合工作站邀请杨美新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乡村振兴的基本情况。杨老师动情地说,来到白水洞村,有四个感动:为中国共产党感动,伟大的共产党带领广大农民振兴了乡村;为扶贫干部感动,白水洞村的扶贫干部鞠躬尽瘁,为这片土地奉献,让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为淳朴的乡民感动,来到这里,村民们热情淳朴,感激党和政府,一片赤诚;为驻扎在这里的一批批学生感动,年轻的学子们不畏艰苦环境,虫蚁多、山路难,挡不住学生想要扶贫、想为乡村振兴出一份力的拳拳之心。她说,“扶贫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居环境太差的乡村谈不上振兴,留不住人的乡村谈不上振兴,没有产业的乡村谈不上振兴,没有村民参与的乡村谈不上振兴。为此,在乡村建设、公共管理水平、土地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要多管齐下,实现“造血式扶贫“,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愿景。同学们认真听取杨老师的讲解,反响热烈,对乡村振兴的情况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听取杨老师对于乡村振兴的精彩讲解后,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下午,调研团队去往白水洞村村民的家中走访,以调查他们对社会主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村民老李带小组成员来到了位于山上的老屋,老屋以木结构建成,漆色剥落,踏上木板有“咯吱咯吱”的声响。老李说,现在他都住在山腰处的新房子里,政策好了,腰包鼓了,自然也住新房了,可以说,老李对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非常认可。此后,调研小组各自分散,又到多个村民家中分发问卷,展开调研,以了解村民们对于党和国家,对于扶贫政策的认知与认同情况。

 

 

随后,调研小组与白水洞村村干部展开座谈。村长杨显仓介绍了白水洞村的基本情况及党建状况。他提到,村中共有1991人,林地面积11619亩,耕地面积3333亩,水田2935亩,旱田398亩;村支两委高度重视平安乡村建设,成立了由7人组建而成的义务巡逻队,在村中的人口集中区、重要路段安装了路灯及摄像头,平安乡村已取得明显成效,发案率逐年明显下降,民众安全感显著提高。在党建方面,村中党员共有66人,其中,除了外出打工者,常年在村的有三十余位;村支部定期开展党员教育活动,以星级积分制度来管理党员,同时,关注村民情况,发展优秀村民成为党员。

 

雾霭迷朦,山色清幽。在走访调研的过程中,沿途山道弯曲,陡峭狭仄,“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毫不夸张,路遇一叠瀑布,飞湍瀑流波涛相豗,砯崖转石万壑奔雷,曲折山路,调研小组走得颇为艰辛。但是,葳蕤的草木是美丽乡村的缩影,旺盛的生机蕴含着未来乡村的希望。在层峦叠嶂的山林与层次分明的梯田中,生态之美,生机之美,生活之美,美美与共,振兴与共。

 

 

供稿人:何棋威

调研小组成员:杨美新老师;冯誉萱、郭燕萍、何棋威、黄灿楼、符鸳、文碧霞

 

 

More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