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6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乡村振兴博士服务团”前往浏阳市开展“博士生理论宣讲助推乡村基层党建服务活动”。活动由学院副院长袁柏顺教授带队,旨在通过创新基层理论宣讲方式,帮助落实基层党建党史学习教育,在与基层党员和群众面对面、互动式的交流中传递湖大青年声音,巩固乡村思想阵地、激发乡村振兴活力。团队成员结合马战村的红色资源、农业生产和经济现状,关注当地企业党建及文化实践发展需求,先后于马战村公共服务中心、王震将军故居、马战小学、老党员家中、金磨坊食品有限公司、道远书院开展理论宣讲活动10余场,活动覆盖至马战村全体党员、观光游客、当地居民、小学生等240余人。

7月1日,首次赴浏阳开展实践活动。团员王希、秦煜萱在与马战村全体党员共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的主题活动中,分别宣讲《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湖南重要讲话精神》《百年青春正得路,犹如扶桑初日升——中国百年青春奋斗的历史与故事》,与会基层党员认真聆听,并纷纷表示同学们的宣讲有深度、有高度、有温度。

7月5日,第二次赴浏阳,以王震将军故居作为宣讲第一站。面对在故居参观的游客和学校团队,团员陆径菠、邱艳芳、张雪分别以《一封家书》《情洒天山系忠魂》《南征北返——王震将军一生中最得意之事》为题,以分众式、接地气的宣讲形式,围绕王震将军在家风建设、在新疆开展生产运动、南征北返中的故事,鼓励广大党员传承不畏艰险、吃苦耐劳、敢为人先的红色精神品质。



为加强小学生对传统文化与红色故事的理解认识,使红色精神之花在新生力量中盛放,博士服务团来到第二站——马战小学。团员廖婧琳和黄灿璨分别以《歌声里的党史·传承南泥湾精神,做新时代“垦荒人”》《传承梨园文化·走近国粹经典》《红润童心,争做强国少年》为题,用“音乐、美术、朗诵”与“党史、传统文化、红色故事”相结合的新形式打造新的红色课堂,在欢快轻松的课堂氛围里让小学生们近距离感受红色文化、体悟革命精神。


乡村振兴博士服务团对王震将军堂弟王余韵、马战村93岁老党员赵贵龙进行了人物专访,开启了活动第三站。团员陆径菠以《将军后代专访:追忆我心中的王震》为主题访谈了王震将军堂弟王余韵。团员陈海兵与熊乐天分别以《踏迹寻根:从百年发展看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构建》《新力担当:抗“疫”阻击战中的青年剪影》为题,以先宣讲后专访的形式对话老党员赵贵龙。

采访王震将军堂弟王余韵。


采访老党员赵贵龙。
活动第四站来到湖南金磨坊食品有限公司。带队老师袁柏顺教授以《非公企业党风廉洁建设的若干问题》为题,为公司全体党员授课。他从形势与任务、实践路径、责任与担当切入展开,强调了廉洁教育和廉洁企业建设的必要性。



在湖南金磨坊食品有限公司参观、宣讲。
最后一站前往道远书院进行交流学习。浏阳市政协文教卫体和文史委员会主任张之俭以《中国革命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为题,讲述了浏阳人、浏阳精神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作用。


在道远书院参观学习。
通讯员:陆径菠、熊乐天
图片来源:林颖炫
编辑:王维
初审:邓茜
核发:邹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