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走进“精准扶贫首倡地 脱贫攻坚样板村”——十八洞村开展思政课暑期调研

详细资料 发布于 : 2022年08月03日 作者:管理员 点击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我院组织师生开展“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学党史”思政课暑期调研活动,走进“精准扶贫首倡地 脱贫攻坚样板村”——十八洞村。

2022年思政课暑期调研活动第二批次于7月3日至4日赴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150余名师生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了解十八洞村的历史性变革,切身感受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思想伟力与实践成就,更加坚定“立德树人”的责任使命,增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信心决心。

师生合影。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十八洞村期间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论述,并作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在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指引下,十八洞村走上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经过全村上下齐心协力的艰苦奋斗,到2017年2月,十八洞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十八洞村只用短短几年时间,便成功解决了祖祖辈辈无法解决的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这个千年苗寨发展史上的奇迹,成为当代中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村级样本”和告别贫困、实现全面小康的生动典型。

师生合影。

参加思政课暑期调研活动的师生来到精准扶贫首倡之地——十八洞村,实地考察精准扶贫的背后故事与实践成果。

走访村部展厅:了解十八洞村精准扶贫故事

师生在村部展厅观看了十八洞村宣传片,更深入地了解向世界讲述精准扶贫故事的十八洞村。十八洞村,是精准扶贫首倡地,是中国脱贫攻坚精神的象征,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见证。十八洞村在书写自己逐梦现代化发展道路中交出了一份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答卷,用实际行动点燃了十八洞村村民的幸福梦,也正在以实际行动将自己精准扶贫的故事讲给世界听。


师生在村部展厅调研学习。

师生观看十八洞村宣传片——《十八洞村脱贫记》。

调研梨子寨: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十八洞村之路

师生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聆听习近平总书记不辞辛苦、翻山越岭看望十八洞村苗寨群众,与村民拉家常、话发展、作出扶贫重要指示的故事,感受精准扶贫的变化,看看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小张家界”,更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人民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在村民家里座谈地址。


师生与讲解员交流习近平总书记到梨子寨的故事。

梨子寨丰富的文化生活。

走进竹子寨:考察精准扶贫实践成果

行走在村落里,村民们的双目炯炯有神,师生们切身感受到村子的发展。十八洞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展现了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积极向上的心态,让师生真正理解了党中央“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十六字方针的重大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傍晚,车子行驶在路上,师生偶遇花垣县王京海县长。师生与王县长亲切交流,了解十八洞村的发展情况。听闻师生要去县医院做核酸检测,王县长一路开车引路送师生到县城医院做完核酸检测直至深夜才离开。师生对王县长的特别关心表示由衷感谢。

花垣县县长王京海讲述十八洞村的发展。

考察十八洞村苗绣基地:体会精准扶贫中的文化力量

师生们实地感受湘西州悠久的历史、绚丽多彩的文化和鲜明的民俗风情,听习近平总书记与十八洞村的故事,欣赏传统文化内涵丰富、精美大气的苗绣。绣娘们用针线歌颂着党的领导,介绍自己的手艺时个个洋溢着笑容,听着绣娘讲述“让中国苗绣也搭上高铁”的目标,师生感受到了十八洞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奋斗。

师生与退休村支书石顺莲交流,了解到她结合苗族文化特色和部分留守妇女儿童的实际情况,组织带领村民成立苗绣国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和十八洞村苗绣合作社,让村里的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加快脱贫步伐,“绣”出致富路,也推动苗绣走向市场,苗族文化的非遗产品走向世界。

原村支书石顺莲向师生讲述她带领村里妇女传承苗绣劳动扶贫创业的故事


苗绣。

师生在苗族文化博物馆。

调研黄桃基地、霉茶基地、黄金茶基地:体会精准扶贫中的产业力量

师生深入田间地头,走过果实累累的黄桃基地,看到生机勃勃的霉茶、黄金茶,体会到了苗乡村民的热情淳朴,近距离感受到了精准扶贫给小山村带来的巨大变化,明白了产业兴旺的意义和价值。

师生调研黄桃基地、霉茶基地、黄金茶基地。

师生们纷纷表示何其有幸成为精准扶贫伟大工程的见证者。如今,不仅村民们在为更为富裕的生活不断奋斗,党和国家也在不断为人民的幸福保驾护航,社会主义现代化正切实地惠及每一个人,青年学子们也意识到时代赋予的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党委书记黄梓根表示,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理想,而中国努力,毫无疑问是世界的标杆。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是中国精准扶贫的首倡地,也是中国农村减贫脱贫的一个缩影。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第一次提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十六字方针,时至今日,党带领全国人民在这个领域已经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历史性成就,我们已经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今天的十八洞村,人民幸福,社会祥和,乡村振兴,所遇、所访的每一位苗家乡亲,都是发自内心地感恩新时代、感恩总书记。同学们走村访寨,深入乡亲、苗寨、田间、地头,切实感受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农村新气象。大家由衷觉得,国家正在强起来,各领域各方面都正在强起来!

2019级博士研究生刘玉立表示,十八洞村的精准扶贫是精心谋划全局安排的精准扶贫,是准确结合当地实际谋发展的精准扶贫,是挖掘内生动力去扶志的精准扶贫,是致力于最广大人民群众脱贫的精准扶贫。时至今日,十八洞村各种生活设施完善,村居环境有所改善,人民的美好生活画卷正逐步展开。

2020级硕士研究生常佳琪表示,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筑牢理想信念之基,肩负起使命担当,把科研做在祖国大地上,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厚植爱国情,坚定报国志,践履强国行,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为实现民族复兴伟业注入磅礴青春力量,书写推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精彩华章!

2021级硕士研究生毛官钰表示,苗绣作为十八洞村脱贫致富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给她这次调研宣讲之旅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精准扶贫”,让古老的苗绣绣出了十八洞村的“幸福花”。如今,这朵幸福花已经种在了山外,遍及了世界,也开在了互联网,生长在了时代的最前沿。十八洞村也成功将此扶贫模式和经验复制推广到了贵州松桃、邵阳城步等地,以期用村寨部落的发展带动周边地区甚至更广泛的地区发展,用苗族文化的发展推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

2020级硕士研究生李汨洵用“由衷感谢”“深刻感受”表达了此次调研之旅的体会。由衷感恩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深刻体现,实践证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丝毫不能动摇。深刻感受到国家正在强起来,人民生活幸福,社会和谐稳定。作为青年一代也要肩负使命,不断往前走,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在青春贡献中绽放青春光芒。

编辑:王维  初审:邓茜  核发:邹薇

More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