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公告

详细资料 发布于 : 2021年05月14日 作者:管理员 点击数:

论文题目

大学生网络社会心态及其引导研究

答辩人

段丽

指导教师

罗仲尤教授

答辩委员会

主席

吴增礼教授

学科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

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答辩地点

学院313教室

答辩时间

2021.5.21下午2:00


学位论文简介


伴随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与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个体被全面卷入由数字、程序、代码所构筑的虚拟世界之中,网络社会成为既有别于现实社会但又与之深度关联的人类栖居的重要寓所。在网络化的生存方式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与社会心理发生了重大改变,出现了与现实社会心态相互嵌入、相互建构的网络社会心态。本文围绕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网络社会心态问题进行考察,对大学生网络社会心态的基本内涵、内在结构、运行逻辑、现实图景以及有效的引导策略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期探寻其发展变化的科学理路,并取得了以下主要创新性研究成果:

(1)廓清了现实社会心态与网络社会心态的关系。认为网络社会心态虽源于现实社会心态,但二者之间并非是简单的并列或延伸关系,而是主体的现实社会心态在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相互联结的背景下形成的一种社会心理状态,二者构成了相互感染、相互作用的关系,并在彼此互融、互构、互促的基础上共同推动着整体社会心态的形成与发展。

(2)对网络社会心态的内涵与特征进行了新拓展。提出网络社会心态具有在生成环境上的“虚拟—现实性”、表达内容上的“流行—易变性”、传播过程上的“传染—裂变性”以及呈现样态上的“自然—全面性”等主要特征。

(3)对大学生网络社会心态的运行逻辑进行了新探索。提出大学生网络社会心态主要是由“生成—扩散—嬗变—重构”的四重逻辑构成的运行过程,并在探索与归纳网络社会心态的何以生成、如何扩散、如何嬗变、如何重构等内容上有所突破与创新。

(4)对大学生网络社会心态进行引导的策略问题进行了新尝试。提出通过构建包含“自我调适—教育引导—场域建设—制度保障”的系统性措施,建立一个内在地包含价值观塑造、心理性调适、文化性滋养、现实性完善的综合性的心态引导体系。


主要学术成果


[1] 段丽,罗仲尤.异质非主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及其疏导[J].思想教育研究,2019,(6):57-60.(CSSCI,第一作者)

[2] 罗仲尤,段丽.探索社会—高校—个人全方位培育路径,让大学生更加自尊自信[N].人民日报﹒理论版,2019-3-19(10).(CSSCI,导师第一作者)

[3] 罗仲尤,段丽,陈辉.高校专业课教师推进课程思政的实践逻辑[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11):138-143.(CSSCI,导师第一作者)


More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