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
数字时代青年家国情怀培育研究 |
答辩人 |
刘绍云 |
指导教师 |
龙献忠教授 |
答辩委员会 主席 |
刘光斌教授 |
学科专业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答辩地点 |
马克思主义学院313 |
答辩时间 |
2023年10月7日 下午14:30 |
学位论文简介
从数字时代这一现实背景出发,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等数字信息技术分析和探究青年家国情怀培育。因此,本文从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逻辑维度探究青年家国情怀培育,对于创新青年家国情怀培育的视域,提高培育的质量和效能有重要的价值。取得了以下主要创新性研究成果:
(1)研究视域的拓展。以数字时代这一具有数字化特征的社会形态作为本研究的背景,从数字时代这一视域来探究青年家国情怀培育的整体状况、现实困境、实践路径,彰显出数字时代虚拟化、数字化的特质和优势。
(2)研究论点的创新。从数字时代这一现实背景出发,阐释了数字时代的基本内涵与主要特征,明晰了家国情怀的历史溯源和现代释义,阐明了数字时代青年家国情怀的深刻内涵、主要特征、基本内容等。
(3)研究思路的创新。着力于从内蕴维度——理论维度——现实维度——实践维度等方面分析和探究这一前沿问题。全面把握和准确判断目前关于这一论题所取得的突出成就、研究成果、主要进展、现实困境、发展瓶颈,彰显这一论题的现实价值和内在意蕴。此外,本文对数字时代青年家国情怀培育的理论基础、理论指导、文化资源、思想借鉴进行了较为全面而深入地探寻和挖掘,着眼于为本研究提供深邃而丰富的理论支撑。
主要学术成果
[1]龙献忠,刘绍云.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话语亲和力:系统构成、现实检视与提升路径[J].大学教育科学,2023(03):32-41.(CSSCI期刊)
[2]龙献忠,刘绍云.新时代厚植青少年家国情怀的红色记忆向度[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2):157-163.(CSSCI期刊)
[3]龙献忠,刘绍云,陈方芳.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势”“道”“术”与“根”“魂”“梦”[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6):78-85.(CSSCI期刊)
[4]刘绍云.走向善治:推进大学多元共治的系统探赜——评龙献忠《多元利益主体参与下的大学治理现代化研究》[J].武陵学刊,2023(01):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