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暑期调研】第十八调研小组:常德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特色鲜明

详细资料 发布于 : 2019年07月15日 作者:管理员 点击数:

 

 

常德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特色鲜明

——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调研第十八小组

711号,在常德市委宣传部、桃源县委宣传部的协助陪同张国祚院长带领第十八调研组赴常德市桃源县调研文化强镇九溪镇和翦伯赞故居。

 

(第十八调研组赴常德市桃源县调研)

九溪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湖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有四灯五戏九艺二十二小调多种民间文艺,包括板龙灯虾灯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凭借着坚持文化引领的发展理念,九溪镇十分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发展,既做到积极保护挖掘,又能够不断转化创新。九溪镇通过深耕本地文化、整理修缮历史文化基地、吸收现代文化元素等举措增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活力,丰富了传统民间文化的内涵,满足了当地群众的文化需求,走出了一条文化强镇之路。

第十八调研组和当地村民观看桃源九溪非物质文化遗产鹬蚌灯

翦伯赞是我国中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家,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重要奠基人。身为维吾尔族同胞,他为我国民族团结和统一战线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翦伯赞故居展现了翦伯赞的昔日生活、生平事迹、革命历程,体现出翦伯赞追求真理的坚强意志、宁死不屈的高尚品质、心有大我的家国情怀,成为常德市重要的缅怀革命先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场所。

(张国祚院长对调研成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张国祚院长在参观考察过程中,对常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看法。他指出,常德市九溪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种类繁多,还具有独特风格,应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创新力度。张国祚院长特别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既要注重社会效益,也不能完全忽视经济效益,应该努力实现双重效益。一方面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人民群众的生活,发挥教育启迪作用,使群众的脑袋富起来。另一方面吸纳现代文化元素和技术,提高其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帮助群众的钱袋鼓起来。

More 更多